人民幣上有個錯別字,為何 72 年從不改正?

作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,紙幣已經成為全世界主要流通的貨幣,每個國家的紙幣從設計到發行都要追求精益求精,因為如今紙幣也已經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,但是我國的人民幣上卻有一個錯別字,連小學生都知道,但是自從 1948 年發行到現在,已經過去了72年卻從來沒有改正過,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

我國歷史悠久,貨幣文化源遠流長,真正開始使用紙幣的朝代開始於宋朝,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富庶的朝代,大宋的經濟和文化空前繁榮,因此貨幣已經不能滿足巨大的經濟交易,因此便開始誕生了我國的第一個紙幣交子,這也就是人民幣的前身,如今人民幣的單位是元,但是在紙幣上印的都是“圓”字,這個錯別字實在是太明顯了。

其實這個“圓”字是來自於清朝時期的銀圓,當時圓就是貨幣的單位,到了民國時期開始流通大洋為貨幣,而圓又成了衡量大洋的單位,所以我國百姓早已習慣用“圓”這個貨幣單位,1948 年我國發行流通第一套人民幣的時候,並沒有改動這個“圓”字,只不過在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時候從繁體字改變成了簡體字。

如今我們使用的人民幣已經是第五套了,如今紙幣的設計也越來越簡單大氣,非常國際化,但是人民幣上這個“圓”字卻始終保留著,其實這個錯別字當然有專家指出,並且建議改動,但是更多的人認為這個“圓”字包含了我國紙幣發展的歷史,更代表了我們國家獨有的紙幣文化,而且人們使用多年早就習慣了,如果貿然改動,實在是沒有必要。